在有“中国芦荟之乡”美称的元江县,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给生长在那里的芦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20多年前,因为缺乏芦荟的提纯、加工等技术,元江芦荟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为芦荟产业带来了一系列创新与突破,让元江芦荟走出云南,走向世界。他,就是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秉俊。今天由玉溪市总工会和本台联合推出的“百名劳动者畅谈百年”专栏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他。
一株芦荟栽下去,有两年至三年的生长期,之后便可采摘,新鲜芦荟的气味略显苦涩,但丝毫不影响它极高的食用、药用和美容价值。2000年,26岁的罗秉俊怀揣着一腔热血,为了一株芦荟来到元江,想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当时国内一些知名化妆品、保健食品企业都在使用芦荟原料,但基本是靠进口,在芦荟深加工技术上,国内一片空白。技术上一穷二白,该何去何从呢?抱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罗秉俊决定组建科研团队,在技术上下苦功夫,寻求突破。
一次次的实验、分析、总结,罗秉俊带领研发团队从零开始,逐步摸索出芦荟的进阶之法。2001年,芦荟凝胶丁浓缩汁生产线建设投产,开启了芦荟产业化的步伐。2006至2008年,由罗秉俊起草的中国化妆品用和食品原料用芦荟制品的两个行业标准相继出台。
我们制定这两个标准来就是想规范芦荟原料在国内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我们整体的这个芦荟原料在化妆品或者食品里面使用,那么它有一个尺度,有一把尺子去量它、去规范它。
长期以来,芦荟鲜汁中的高纯度乙酰化多糖提取技术,一直是困扰国际芦荟行业的一项技术瓶颈。作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带头人,罗秉俊带领研发团队迎难而上,挑战这一全新课题。
两年多时间的潜心研究,终于,经提取的芦荟乙酰化多糖含量由10%提高到80%以上,远高于国际标准10%,这让中国的芦荟高级原料加工技术一跃领先于世界,也让元江优质的芦荟真正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择一行而专一行。20多年来,罗秉俊不断攻坚克难,勇于突破与创新,带领研发团队,获得发明专利十三项。罗秉俊也先后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国家繁荣富强,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让我们企业也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才能让我们去创业,去研发,所以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要在企业里面做好一个表率,做好带头的作用,才能把这个企业发展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