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概述
媒体曝光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药店、超市、商场的保健食品,购买的8大品牌的螺旋藻“蓝帽”产品,并送至权威机构检测发现,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尤维斯”超标20%、“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
“铅超标820%”的保健食品螺旋藻,竟是经审批许可、被戴上“蓝帽”认证标志的合格产品。调查发现,“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利益链条。[详细]
“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药店、超市、商场的保健食品,记者购买了8大品牌的螺旋藻“蓝帽”产品。
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在8个送检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尤维斯”超标20%;“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
受访的营养学家说,长期服用铅超标的螺旋藻,有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
准备申报材料:中介帮忙“制作”配方及文字材料,申报材料与实际生产所用的不一定符合。申报前找专家。
一批顶着“蓝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是如何得到审批认证的?调查发现,企业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
“北京科尔天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某表示,“为顺利获批,申报材料当然和实际生产所用的不一定符合。”
这种“偷梁换柱”的申报手法在“北京康维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也得到验证。记者带去的样品经该中介的市场经理黄某分析,主要含有四种成分,其中的“二甲基亚砜(一种化学溶剂)”属违禁成分,不得添加。“在申报时可不写这种违禁成分。”黄某“点拨”说。
据某螺旋藻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平均每个“蓝帽”产品的中介申报费用为30万元至50万元,迄今共花费1000多万元。
“康维安”向记者提供的有关申报“增强免疫力”功能保健食品的合同显示:甲方(申报方)委托乙方(“康维安”)申报,目标是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具体收费明细为:理化试验、动物功能试验、技术服务费等总计37万余元。
而“科尔天使”这样报价:申报维生素类,收费12万至20万元;申报调节免疫力功能类,收费28万至30万元;申报降血脂功能类,收费42万至45万元。
而中介机构的员工也“叫屈”:向申报企业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有相当部分被检测部门或审批部门“权力寻租”了。[详情]
国家食药监局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蓝帽”螺旋藻产品大抽检,并于2月29日下发《关于加强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监督检查的通知》。通知显示:“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圣奥利安”“康特力斯”等十余种螺旋藻“蓝帽”产品的重金属铅、砷、汞含量均“不合格”。
国家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3月27日表示,已责令相关部门召回问题产品,将依法依规严查涉事螺旋藻生产企业,曝光问题螺旋藻品牌,并督促各地监管部门把监管重点置于生产环节,突出检查螺旋藻生产企业“原料辅料购入使用”“生产工艺流程”“检验”等环节,加强铅、砷、汞等重金属指标检测。同时,欢迎监督和媒体曝光。[详情]
“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但是事实证明,戴“蓝帽”的保健品也不安全,除了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之外,作为消费者也应走出对保健品的错误依赖,科学看待保健品功效,理性消费。
尤其是现在市面上关于保健品的广告正所谓是“无孔不入”、“铺天盖地”,使许多消费者在选择上出现盲目性和片面性。如果一种保健品被狂热地宣传其功效,消费者更应该警惕其是否在做虚假广告,而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应上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及时治疗。
3月14日中午12点半按照商品标注的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服用了五片汤臣倍健螺旋藻片,其中除了正常吃饭以外没有吃其他东西。下午两点半左右开始呕吐,三点左右开始腹泻,一直持续上吐下泻,后送至医院,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此商品盒盖上的查询号码8008203818是空号!汤臣倍健也算是国内保健品的知名企业,竟然吃的人食物中毒。
蓝帽指的是获得保健品批文的保健食品,获得批文以后可以在产品外包装上印刷保健品批文标志的蓝帽标签。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 5年。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第××号”。其中2003年以前通过审批的批号是“卫食健字”,2003年以后通过审批的批号是“国食健字”。而保健品的“药健字”在2004年前已被取消,市场上已不允许这种批号流通。
如果生产条件合格,没有重金属污染的话,螺旋藻是一种很安全的野菜。如果它的价格跟普通蔬菜相差不大,也可以像海带那样成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不过,指望每天吃上几克来治病强身,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实在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中国市场上的保健品推销很喜欢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来说事,比如百度百科的词条中有FDA认为螺旋藻是“最佳蛋白质来源”。而其实在FDA有关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功能认可中,无论“健康宣示(healthclaim)”还是“有限健康宣示(qualifiedhealthclaim)”的列表中,连螺旋藻的影子都没有。FDA没有审查和认证螺旋藻的任何“保健功能”。相反,对于宣称功能的,几次进行了警告甚至处罚。1982年,一家公司因为宣称他们的螺旋藻产品能够减肥以及对糖尿病、贫血、肝脏疾病、溃疡等有疗效而被罚款22,5000美元;2000年,另一个公司申请宣称螺旋藻可以支持“健康的胆固醇”,也被FDA否决;2004年,一个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可以“抗病毒”、“抗过敏”、“降低胆固醇”而受到FDA警告,限期纠正。2005年,又有一个公司在网站上宣称螺旋藻可以“防癌”而被警告。
从生化组成的角度来说,螺旋藻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最高能占到干重的7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比较接近需要;在它所含有的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很高;它的维生素含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D、E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矿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此外,它还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因为这些成分对于营养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人们确实曾经对它寄予了厚望,说它是一种优秀的食品也不为过。
然而用它来代替常规食物就值得质疑。比如蛋白质,螺旋藻中的蛋白质还算比较“优质”——但这是跟大多数的植物蛋白质相比的,要是跟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来比,还是略有不如。而且,这个“优质”其实指的是单吃一种蛋白质满足氨基酸需求的效率。因为我们要吃各种食物,而各种不那么“优质”的蛋白质互相补强,结果同样可以高效满足需求。现实来说,这个“优质”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把“蛋白质含量高”偷换成“好的蛋白质来源”,更是忽悠。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是比其他食物高,但是作为“保健品”的螺旋藻没有人用来当菜吃。每天吃5克螺旋藻干粉已经花费不菲,所含有的蛋白质不过3克左右,跟100毫升牛奶相当,还不如50克豆腐来得多。所以FDA和美国癌症研究会(AICR)都认为,考虑到螺旋藻制品的服用量,它所含的蛋白质完全可以忽略。
关于不饱和脂肪酸的鼓吹也是自相矛盾。一方面,宣称螺旋藻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这本身是对的,同时又宣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实际上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比例高。考虑到总的脂肪本来就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也就少得可怜。比如每天吃5克螺旋藻,其中的脂肪大概有0.3克,而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只有几十毫克,而一克豆油中的含量就是几百毫克。跟饭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相比,也完全可以忽略。其他的营养成分也是如此,螺旋藻中可能所含比例比较高,但是它对于满足需求的意义更取决于能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