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概述
打破学科壁垒,预测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引领我国食品产业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4月25日召开的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陈卫、谢明勇、黄和,以及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主席阿曼·韦拉卡尔塔库苏马赫(Aman Wirakartakusumah)教授、前任主席维什·普拉卡什(Vish Prakash)教授、候任主席塞缪尔·戈德弗洛伊(Samuel Godefroy)教授等中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发布“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世界科技的前沿热点对于科技创新发展有着鲜明的引领性、开创性作用。为强化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创新,服务政府决策和回应行业热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自2023年起,共同启动热点的研究工作,经国内外权威专家多次研讨,形成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
本次热点的发布,将对打破学科壁垒,预测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引领我国食品产业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为传统食品生产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新资源和新技术等新生产系统的探索与应用是保障未来食品安全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食品新资源的开发正在改变传统的食品生产模式,纳米组装、生物制造、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供应链等生产技术的创新正在为食品工业带来性的变化。未来,这些新生产系统将继续推动食品产业变革,在全球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合成生物学是理解生命规律和变革生物体系应用的关键技术,是以工程化的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或重新合成,实现人类所需的功能或产品,其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正在重塑世界。目前,合成生物学已形成了以技术、服务和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链,其与未来食品发展紧密相连,可为食品产业提供新原料和新生产方法等,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实现更安全健康、可持续的食品获取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加速向食品设计、生产、储运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深度渗透,推动食品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转型升级。有望打造食品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底座,形工智能驱动的食品科学研究新范式,助推个性化食品与精准营养等食品科技前沿热点研究,为未来食品科技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为全球健康和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使用更可持续的食品包装材料来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以减少食品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精确的食品供应链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损失和浪费,并通过供应链设计提高食品配送的效率和透明度,增强食品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传统畜禽养殖业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及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更高的健康需求,催生了人们挖掘食品新资源的动力,推动了植物蛋白、藻类蛋白、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细胞培养蛋白等替代蛋白的创新与发展。可以预见,植物蛋白的高品质开发、微生物蛋白的大规模生产、细胞培养蛋白的低成本制造技术的突破等典型替代蛋白资源产业的发展及替代肉制品大规模的产业化将持续保障食品安全,助力人类健康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物带来的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广泛存在,持续影响食品安全供应。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而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涌现给食品安全保障带来了全新挑战。实现以预防为重点的可持续、安全的食品供应,需要建立一个以科学评估和监测技术为基础的防控体系,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反应。
以掺假、造假为代表的食品欺诈,是全球食品行业中的痼疾,日益呈现复杂性、多样性,且危害大,需高度重视并重点防治。目前,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理食品欺诈的一种管理手段和创新举措,是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加强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完善其法规和标准体系,构建食品真实性鉴别的社会共建共治生态,有利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培育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和生产力损失,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食物与健康之间关系紧密,对于预防和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以及调节亚健康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养结合”理念在食品科学中融合营养学、传统中医等学科的深厚理论沉淀与丰富实践探索,倡导将食药同源资源融入日常饮食中,实现与健康干预的有机结合。该理念涵盖了定制膳食、精准营养干预计划等多个方面,旨在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近半数老年人存在营养状况不良的问题,超半数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病。然而,市场上满足老年人营养特征的食品数量和结构与健康需求不匹配。基于老年人群队列,评估营养素科学、合理需求量,精准解析人群营养代谢特征,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的易消化食品,针对老年人缺乏的营养成分开发营养强化食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开发特殊食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肠道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而膳食是调节菌群平衡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菌群靶向性食品是指以调节肠道菌群为目的而设计的食品。相比于传统食品以满足营养需求为目标,菌群靶向性食品更多关注对肠道菌群的精准、定向调节。目前菌群靶向性食品已成为生命健康研究与产业的关注热点,在缓解营养不良、肥胖、肠道炎症等菌群紊乱相关疾病方面已体现出重大发展潜力。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